当前位置--德育教育-心理咨询--内容 阅读量:1583
【人才培养】清华教授、高考专家莅临我校开展主题讲座 携手顶尖力量 助力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清华教授、高考专家莅临我校开展主题讲座
携手顶尖力量 助力人才培养
为深入探寻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给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大学教授、高考知名专家走进校园,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讲述学科前沿、专业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顶尖人才培养质量,3月4日,我校特邀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博士生导师郑建华教授、全国知名高考指导专家郭建民老师莅临学校开展主题讲座。
大中衔接模式探寻
清华大学郑建华教授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之教育模式的设想》为题,从研究背景、自主学习模式、宗旨和目标、实施细节四方面入手,为育才学子生动讲述“双减”政策下适合绝大部分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学会“自我的教育”。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在祥等领导及数学学科中心教师全程聆听。
讲座中,郑建华教授以精准的教学案例、通俗的教学语言、生动的图形展示深入浅出进行讲解,一个个颇有价值的问题引起育才学子热烈讨论。育才学子被郑教授饱满的激情,亲切的话语,循循善诱的讲授深深吸引,积极互动,踊跃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
讲座最后,郑教授对育才学子表达美好祝愿和殷切希翼,希望他们“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拥有快乐而充实的中学生活。
高效课堂促前进
下午三点整,郑建华教授在广才楼三楼会议室就高中数学知识点“向量”给我校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示范课上,郑教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其独具特色的课堂设计和精彩讲解在每一环节中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课堂上,郑教授告诫同学们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一定要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郑教授与同学们就“你觉得怎样才能考上清华大学”这一问题进行深刻交流。这堂精彩的讲座让同学们与清华大学教授近距离面对面“接触”,也在育才学子心中埋下了一颗中国顶尖学府的种子。
关键能力提升
全国知名高考指导专家郭建民教授以《历史学科开放性试题关键能力提升》为题进行讲解。郭教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高考真题,分解答题过程,让同学们从中明白历史思维如何养成。同时,郭教授强调做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时应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也就是审明要求、应用材料、发现问题、获取信息、明确答案。随后,郭教授组织育才学子进行题目练习,同学们大胆提问,郭教授耐心解答。
郭教授的讲解揭开了2010-2022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神秘面纱。郭教授既强调文字信息的提取,又关注历史图文的比较;既有典型案例的分析,又有难度系数的测评;既有历史高考理论的概括,又有实际操作技巧的指导;既有真题的体味,也有变式的训练,降低了同学们对高考真题的恐惧,改变了对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认知。台上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台下如醉如痴,信心倍增。师生热情互动,博得满堂喝彩!
听专家讲座,享知识盛宴。拔尖人才是人类智慧和能力的集大成者,我校将以清华大学郑建华教授“项目式学习实验基地”授牌仪式为契机,借力顶尖力量,共享优质资源。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中关注实践智能,大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拔尖人才提供优质课堂,不断为顶尖学府输送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拔尖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写稿:付明明 刘小萱
供图:宣传处
审稿:何铭
编辑:刘小萱
审核:何铭
专家简介
郑建华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由英国皇家协会资助访问英国Nottingham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复分析及遍历论,尤其是几何函数论,亚纯函数理论,超越动力系统,单变量与多变量值分布论,亚纯函数热动力形式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主要学术论文60篇(SCI收录),两本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两本教材(高教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荣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 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基础科学班,郑建华教授一直担任基础科学班《高等微积分》课程教学。2009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学堂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郑建华教授担任了该班《数学分析》课程教学。通过多年对特色人才的培养,郑建华教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一套特别的教学法,称为思辨过程教学法,并相应地编写教材。
郭建民 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著名高考志愿专家,高考指导专家,省优秀班主任。在学习方法、心理调试、填报志愿方面发表文章200多篇。连续18年担任班主任指导学生志愿填报。带出一个省先进班集体,两个市先进班集体。曾三次一个人同时任两个班班主任,带出2名省状元,所带1个班学生曾位列省高考1、3、4名。所带分校自费班,4人考入北大。志愿指导关注学生潜能,重视学生发展。2002年所带基础较差分校自费班,4年后有6人进北大读研,4人进中央电视台,他的学生读大学期间有3人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光荣称号。就填报志愿曾做客新浪网,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访谈。每年为10000 多人次提供志愿咨询。